科学家首次测量液态碳微观结构
创始人
2025-05-27 09:41:36
0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测量液态碳微观结构

由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刊发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利用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上的高性能激光器DIPOLE100-X,首次成功测量出液态碳的微观结构。

液态碳存在于行星内部深处,同时在未来核聚变等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研究条件极其苛刻,科学家对液态碳的认识一直非常有限。在常压下,碳不会熔化,而是直接升华成气态;只有在约4500摄氏度和极端高压下,碳才会液化,但常规实验容器根本无法承受如此极端的环境。

激光压缩技术可通过高能激光,在纳秒量级时间内将固体碳瞬间液化,但其挑战在于如何在这个转瞬即逝的液态瞬间展开测量。为此,研究团队巧妙地将强大的激光压缩技术、超快X射线分析技术以及大面积X射线探测三项尖端技术相结合。

实验过程中,DIPOLE100-X激光器产生的高能脉冲驱动压缩波穿过固体碳样品,使材料在极短时间内液化。就在这稍纵即逝的液态瞬间,XFEL装置发出的超短X射线激光脉冲精准照射样品。通过分析碳原子发出的X射线的散射图案(类似光通过光栅产生的衍射现象),研究团队成功解析出液态碳的原子排列方式。

通过调节X射线脉冲的延迟时间,或改变压力和温度条件,研究团队进行了多次实验,从而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将无数张快照组合成一部“原子电影”。测量结果显示,液态碳的微观结构与固态钻石相似,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4个最近邻原子。

研究团队强调,最新研究不仅首次通过实验揭开了液态碳的神秘面纱,验证了理论模拟的预测,还精确测定了碳的熔点范围。这些关键数据对于行星内部建模和核聚变技术研发都具有重要价值。最新研究也开创了极端条件下物质研究的新纪元。(记者刘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
教育部要求:落实师德违规“零容...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教育部9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
重塑物理课堂的思维向度 在科学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今天,物理教育承载着比传授知识更为深远的使命,它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世界观,还...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