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揭开全球甲烷源汇变化的秘密
创始人
2025-05-27 10:02:09
0

原标题:我科学家揭开全球甲烷源汇变化的秘密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书时研究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合作,分析了大气甲烷浓度的站点观测与飞机航测数据。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彭书时告诉记者,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的特点,这使得其减排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之一。因此,深入理解全球甲烷源汇的变化及其机制,对减少甲烷排放与控制大气甲烷浓度至关重要。

通过观测数据分析与模拟实验,研究团队定量解析了甲烷季节振幅变化与各类排放源及大气汇的关联机制,揭示了北半球高纬地区季节振幅的减弱主要由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源排放增强所致。这为自然甲烷排放对气候变暖的正反馈效应提供了最直接的观测证据。

而副热带及热带大气甲烷季节振幅的增强,主要归因于大气汇的提升。据推算,自1984年以来,由于人为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化导致大气中消耗甲烷的物质增多10%±1%;结合同期大气甲烷浓度的增长,研究推断大气甲烷汇增加了21%±1%。此外,人为甲烷排放由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向热带转移,通过大气传输主导了亚洲、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季节振幅上升。

彭书时说,该研究为探究全球甲烷源汇的时空变化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未来全球持续变暖及空气污染物减排情景下,即使人为甲烷排放得到控制,自然甲烷排放的增加及大气汇的减弱仍可能推高大气甲烷浓度,因此需要‘额外’减排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记者晋浩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
教育部要求:落实师德违规“零容...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教育部9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
重塑物理课堂的思维向度 在科学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今天,物理教育承载着比传授知识更为深远的使命,它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世界观,还...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