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是一次影响广泛的革新
创始人
2025-03-02 13:04:04
0

原标题:新高考改革是一次影响广泛的革新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至今已有10年。以科目改革为核心的新高考改革,具有创新性,影响广泛,成效显著,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

新高考改革取得诸多成效

新高考改革推行10年间,取得诸多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增加学生选择权。自主选择课程和考试科目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新高考改革打破长期以来文理分科的格局,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长来选学选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据显示,浙江省2017年高考跨文理考科的考生高达70%以上。

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高考选考科目的自主选择,带来高中课程安排、班级组织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显著变化。选修课的增加让选课制、走班制、分层教学成为现实,推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一些高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过去“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状况得以改变,高中特色办学的途径得到拓宽。

倒逼高校优化专业。高校录取学生方式的多样化,倒逼高校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专业调整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在高考录取环节,浙江省的方案是志愿填报专业优先,这可促使高校对薄弱专业进行优化调整,提升高校作为招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新高考改革还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浙江一年两考的考试方式还能减缓学生的考试压力。

新高考改革仍需直面挑战

在高考制度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两难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之间的矛盾。过去的文理分科高考模式,虽过于统一刻板,但省时、省力、公平、高效,且管理操作简便易行。而改革后的试点方案高度灵活、丰富多样,为学生和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涉及中学走班排课表、成绩赋分、等级换算等诸多内容,纷繁复杂。

为克服新高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近10年来,各地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改进措施:

新增“3+1+2”选科模式。基于前两批省份的实践经验,2019年起启动的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都实行“3+1+2”选科模式。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合理选科,避免出现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问题,并使选考科目组合从原来的20种减少至12种,降低了中学选课走班教学的难度,为在中西部省份顺利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提供了便利。

推出科目保障机制。由于物理等选考科目应考人数大幅减少,2017年浙江省规定,当选考某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低于6.5万人时,仍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采用“3+1+2”选科模式后,江苏省出现了较多弃考化学的现象,于是,该省2020年针对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4门科目出台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其中化学科目保障比例为当年江苏高考总实考人数的25%。

出台选考科目指引。教育部办公厅在2018年和2019年先后下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和《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为选考科目设置了相应要求,并通过将物理设为首选科目的方式,有效缓解了物理“遇冷”问题。2021年教育部又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规范专业招生要求,大部分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才能录取,有效化解了弃考化学的问题。

新高考改革需进一步完善

笔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项目“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课题组,曾于2022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大规模“高考改革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高中生、大学生(本专科与研究生)、中学教师、高校教师、家长与关心高考改革的社会人士等5个与高考密切相关的主要群体,共收集有效问卷100599份。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高考选科结果和选科制度整体满意。5个群体对新高考改革的成效和必要性评价均持正面态度。大学生和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的整体认可度较高。

基于调查结果,未来,新高考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不同科目考试成绩赋分等值问题。不同科目间分数不等效的问题源自选考模式和总分录取之间的矛盾。当下采用的高考总分录取机制,尤其是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是以分数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科目分数不等效的问题应得到正视。如何解决不同科目间成绩赋分的等值问题,兼顾公平与效率,是未来新高考改革进一步完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3+1+2”模式中物理、历史科目的分值问题。目前,物理和历史以原始分计算,其他2门选科则按等级赋分。第三批及以后开始改革的省份,从100分到30分,每1分为一个梯度,在按原始分记分的情况下,如果是正态分布,基本没有或很少有人能拿到物理或历史的100分,可能有少数人拿到九十几分,大多数人能拿到七八十分。但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前1%的考生都会被赋予相同的满分。也就是说,另外两门赋分制的任选科目,考生群体中可能会有1%的100分。比如,一个省若有20万人选考地理,便可能有2000人获得100分,2000人获得99分……在按总分录取的模式下,这个100的分值,便将高于物理、历史的原始分。从必选角度看,物理和历史科是比其他任选科目更重要的,但从分值的角度来说,其重要性反而没有充分体现。

最优考生群体赋分区分度不够问题。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前1%的考生都会被赋予相同的满分。以20万人选考生物为例,原始分满分的可能只有100人,第2000名的原始分甚至可能只有91分左右。但按等级赋分办法,前1%的考生都可以获得100分,于是便有2000人获得满分。这便淡化了最优考生和次优考生的学科水平差距,削弱了在个别科目具有突出表现考生的相对优势,不利于顶尖大学选拔人才。例如,若高校计划在实行“3+3”选科模式的某省各招收100名新生,但是可能有1500名3门选科都获得100分的考生,这3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对大学录取而言区分度不足。在国家高度重视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在未来新高考改革的进程中仍需加以重视。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新高考必须不断完善,才能使高考制度在人才选拔、促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峰,系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