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创始人
2025-03-05 09:06:12
0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应着力打造体现民族性、全球性、包容性的国际传播格局、矩阵和生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的深度、广度和精度。

国际传播是在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政治、文化、技术等是影响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因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环境更加复杂、文化环境更加多元、技术环境更迭更加迅速,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带来一定挑战。比如,某些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涉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抹黑,试图在国际舆论场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又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差异使得部分国外受众在了解中国时产生误解;再如,随着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系统性变革,对传统叙事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内容、表达、渠道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优化,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优化叙事内容。叙事体系一般由术语、概念、范畴等构成,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体现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从历史和现实看,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叙事体系是否具有价值引导力和现实解释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我们融通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精心设计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内容,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方面,不仅要对外讲好中国发展取得的物质成就,更要鲜明地展现中国发展背后凝聚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注重提炼并呈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源泉与厚重支撑。另一方面,要善于将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世界文明叙事体系中,以标识性概念等积极参与全球性议题创设,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话语,阐明中国立场、提出中国倡议、展现中国智慧。

创新话语表达。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若受众对传播者的信息内容产生认同,就更加容易实现有效传播;若传播内容导致受众产生困惑甚至抗拒心理,传播效果则大打折扣。因此,要使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获得国际受众的接受与认可,进而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就必须满足国际传播受众多元化、场景化、个性化等信息接受需求,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和形式创新。话语内容创新重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铺垫,在充分考虑目标受众文化背景与接受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译介能力,运用多种方式准确表达话语中心思想。话语形式创新要把握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借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形态媒介,通过真实的情感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触动人心,引发共情。比如,通过对比或类比,将中国故事与国际受众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使叙事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内容的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

拓展传播渠道。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再好的话语和叙事也难以在国际舆论场产生影响。当前,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很大程度体现在“渠道失灵”“信息茧房”。因此,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离不开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不断拓展传播渠道。要加强与国外媒体机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广泛地传播中国声音;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多边机制,积极参与全球议题的讨论和决策,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与国际受众进行更直接的线上交流,将中国声音、中国话语第一时间推送给全世界的海外社交媒体用户,提升互动性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作者为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5日 09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