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 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创始人
2025-03-06 02:22:30
0

近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打造共享自习室这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大型图书馆距离较远、场地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下,这些“家门口的文化书房”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学习条件,还通过开设特色托管班等服务,有效回应家庭教育、亲子陪护等现实需求,为建设更加人性化、有温度的社区环境注入新动能。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社区在自习室基础上延伸出青少年课业辅导、艺术兴趣培养、读书交流会等新型服务形态,进一步激发居民的学习热情与文化需求。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正由“有”向“优”加速迈进,公众对高品质文化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作出重要部署。现实也启示我们: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社区共享自习室的兴起,正是立足群众日常生活场景,以“小空间”撬动“大格局”的务实之举,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学习需求的同时,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注入新活力,真正打通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安静便捷的学习场所并非易事。不少人往往因通勤时间长、城市空间拥挤、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等原因,无法获取适宜学习的空间。依托社区建设的共享自习室正是“近且可及”,既配备有网络、饮水、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又营造了恬静亲切的氛围,助力社区居民高效学习,进一步提升其学习体验。一些社区还在暑期推出托管班,不仅为家长排忧解难,也为青少年提供启智成长的文化沃土。以北京西城华嘉社区为例,去年7月开设的青少年暑期托管班将本地文化资源与教育需求有效对接,不仅盘活了社区空间、提升设施利用率,更拓展了服务功能,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取优质资源、感受人文关怀。

让社区共享自习室充分释放潜能,关键在于多维协同齐发力。在功能拓展上,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态转向动态,从满足学习延展至涵养文化;在资源普惠上,从中心下沉基层,从分布不均推进至触手可及,从基础供给进阶到赋予活力;在制度优化上,强化顶层设计和微观实施,从单方推动到多方参与。如此,社区共享自习室方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样板间”。

在功能拓展层面,一些社区共享自习室由活动室、图书馆或临时场地改造而来,在非学习时段可灵活转为社区议事厅、公共文化沙龙或亲子阅读空间。一些社区通过增设文化沙龙、亲子共读活动,使自习室从“安静的学习室”变身为“活跃的文化客厅”。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邻里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社区的认同度也不断提高,基层社区治理也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中更加顺畅、有活力。

在资源普惠层面,通过灵活的点状分布和去中心化布局,让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真正下沉基层。在满足基础学习需求之余,融入非遗传承、艺术体验等多元内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切实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些社区还通过举办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不仅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更为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提供了有益探索,持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在制度优化层面,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确保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同时还需要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设施条件、延长开放时段、提升服务水平。此外,还应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志愿者力量,形成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毋庸讳言,当前这一文化空间面临数量布局不平衡、设施条件欠佳、认知度不高、专业化管理有待加强等现实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应坚持制度创新、优化管理机制、鼓励多方协同合作,不断提升以共享自习室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效能。而在共享自习室建设前,应深入调研居民需求,将学习、生活、休闲、工作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提升社区空间利用效率与文化活动品质。

面向未来,建设社区共享自习室应顺应公众需求,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全龄友好、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空间。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善用数字技术赋能空间建设,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线上预约、资源共享、课程点播等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度与可及性。使用融媒体平台扩大信息传播广度与深度,让更多居民轻松获取服务信息、参与文化活动,让共享自习室为更多人所知所用,充分发挥其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社区共享自习室的兴起,正是这一宏大愿景在基层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相信随着各方力量的不断汇聚、资源的持续下沉,这一创新探索将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会和谐持续贡献力量。通过政策引领、制度优化和多元参与,社区共享自习室将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注入更多蓬勃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刘晓燕、曾蔚,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