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不再“沉睡”该如何发力
创始人
2025-03-06 02:22:53
0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2023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增长至2013年的三倍以上;科创板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体量突破4万亿元大关……闯在基础研究“无人区”,创在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田,育在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上海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推进,迈向科技强国建设的下一个十年。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全国来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有许多优质成果因“机制不畅、政策不细、资金短缺”停留在实验室层面,成为“沉睡”的科技成果。如何在新时代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让这些宝贵成果产生更大价值,已成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命题。

提升供给质量,让原创成果更易“破茧成蝶”。成果转化能否落到实处,取决于“源头”能否持续输出高质量成果。结合产业痛点与科技前沿,探索“需求导向+潜力前瞻”双驱动模式。在科研立项时,产业与科研机构应建立定期对接机制,共享产业需求与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对未来新兴领域预留一定资源。建立“迭代式”成果评价与孵化机制,引入动态评估,重视成果的早期市场验证与商用潜力,通过分层孵化为早期技术提供支持。此外,还应推动“企业前移+科研后移”耦合机制,让高校与企业在早期研发中同频互动,为技术方案设置“导向牌”和“红灯区”,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从“纸面”到“落地”的衔接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科研立项、经费管理、设备采购、成果评估、确权、收益分配等多个环节,只有环环相扣、扎实推进方能将纸面成果“落地生金”。当前,我国虽已出台多项促进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文件,并在部分地区探索专门条例,但实践中,一些科研人员仍因缺乏明确操作指引,对政策执行的效果与可预见性心存顾虑。

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进一步简化、细化转化流程,充分运用现有改革举措,切实下放审批自主权,让高校、科研院所乃至科研人员“一看即懂、一操即成”。另一方面,加强监督问责和尽职免责相结合,给敢闯敢试者以明确制度支持,让他们敢于试错、勇于担当。只有打通“纸面”与“落地”之间的“肠梗阻”,才能让科研机构放心使用公共资源,把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发挥专业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成果转化常需技术与市场、科研与法律、实验室与投融资等多方对接。除政策助力外,更需打造协同联动的专业化服务生态。平台体系要系统布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分级孵化”与“概念验证”中心,为早期技术提供小规模试验与市场检验;对成熟度较高的项目,支持与社会资本共建转化平台或加速器,提供从原型打磨到市场推广的全流程支持。人才与资本要深度协同。在技术经理人培养中,应兼顾知识产权布局、商业模式设计与投融资策略,打造“跨界型”技术经理人队伍;政府与社会组织也可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等模式,引入天使投资与“耐心资本”,配合专业评估机构严控风险,让潜力成果平稳跨越“死亡之谷”。

优化激励机制,让“能者多得”成为鲜明导向。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角”是科研人员。只有让他们敢想、敢拼、敢干,才会激发持续的创新创业热情。要在激励与约束上双管齐下,为科研团队、管理者等主体制定清晰的“利益航标”和“责任红线”。推广“技术股权+分期付费”模式,在成果确权、收益分配上充分赋权,鼓励拥有突破性成果的研发团队享有更大自主决定权,让科研人员真正享受创新的红利;并可试点“转化跟投制”,允许科研团队以部分科研经费或股权收益进行再投入,持续为后续研发与孵化赋能。在职称评审、项目审批、人才选拔中增设“转化业绩”独立指标,将转化成效与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紧密挂钩,倒逼团队聚焦“真难题”攻关。同时,通过“尽职免责+责任约束”为基础研究、中试等阶段的失败或试错留足空间,赋予人员更多创新探索的勇气与魄力。

强化协同互动,让“沉睡”科技资产找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从来都是学界、业界、政府多方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唯有各方协力,潜能巨大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物尽其用”。应倡导“跨主体共同体”思维。支持组建产业联盟和跨学科专家团队,完善“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企业高管、技术骨干与高校科研团队组建柔性项目组,开展联合攻关和示范推广。深化“场景牵引+资本撬动”双轮驱动。在重点区域或行业扩大公共应用场景,允许技术团队快速“试水”并迭代升级;鼓励金融机构以“产业链金融+成果担保”模式介入,为潜在商业价值高的技术提供专项债或风险分担基金,挖掘更多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让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破茧成蝶”、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福祉与利好。

(作者:产健、张丽,分别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