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互认:突破高校“围墙” 共享优质资源
创始人
2025-03-06 02:42:13
0

原标题:学分互认:突破高校“围墙” 共享优质资源

不久前,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实施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这不仅为三校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也使学分互认再次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学分互认因何而兴,发展现状如何?这一举措未来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促进高校资源互通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其实并非新鲜事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教授黄海刚介绍,事实上,学分互认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以及欧盟区域内已经实行多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一种较为成熟和普遍的做法。

在学分互认模式下,学生在修习本校开设的课程之外,还可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这些外校课程的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同样,本校课程的学分也会被其他学校承认。

在我国,学分互认的实践早已开始。20世纪90年代末,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以下简称“学院路共同体”),成为国内学分互认的探索之一。当时,该共同体成员高校大多拥有国内领先的特色学科,但学科门类不够全面。因此,这些高校通过学分互认,实现教学资源互补。

黄海刚认为,资源互补是吸引高校探索学分互认的重要前提。“通过学分互认,区域内高校能够共享更多优势资源,有助于实现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她说。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均举例,如果一名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有浓厚兴趣,而其所在学校的人文社科并非强项,那么他就可以通过学分互认机制,选择优质的人文社科课程并获取学分。“从学生发展角度考虑,高校学分互认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他说。

李均补充说,除助力学生成长外,学分互认也给高校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往,高校之间的交流往往集中于科研领域,而在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相对较少。学分互认机制为高校之间建立了一种以教学为中心的新交流模式。”李均说。

亟待形成制度规范

在理想状态下,学分互认无疑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质量提升的一剂“良药”。不过,学分互认的探索并非易事。“学分互认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李均坦言,尽管各高校都在积极尝试学分互认,但目前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优质课程资源稀缺是学分互认面临的一大挑战。李均告诉记者,在许多高校,选课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很多学校而言,课程资源是供不应求的。在选课季到来时,不少高校学生甚至需要靠‘抢’才能完成选修课要求。而学校如果难以满足本校学生的选课需求,那向外校学生开设优质课程也就成了天方夜谭。”他说。

此外,课程同质化严重、跨校上课不便等问题也备受学生诟病。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分互认相关规范的缺失。“这会让学分互认存在流于形式的风险。”黄海刚说。

李均补充:“目前高校之间在管理机制上尚未形成关于学分互认的统一规则。”仅从学分互认的角度来看,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难免存在差异。如果采用不同标准培养的学生共用一套学分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审慎的制度、课程和评价设计是推进学分互认的前提。”黄海刚指出,学分互认需要科学系统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提前做好准备,对实施过程等环节进行规划论证,切忌盲目跟风。

探索学分互认前路

早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今,北京、湖南、广东等地正积极通过大学联盟的形式推进学分互认,构建校际资源互通桥梁。

李均认为,大学联盟制是促进学分互认有序发展的合理途径,但也不可盲目而行。“大学学分互认联盟建立的前提,是多所高校之间各取所长、互相扶持。”他说。

黄海刚表示:“学分互认需要逐步去探索和实践,在经验较为成熟后,可以推广到不同类型的高校。”

为了保障学分互认在更多高校中顺利推广,制度建设与机制保障显得尤为重要。黄海刚认为:“各高校应强化互选互认的制度,规范跨校课程选修程序,确保学分互认能持续推进。”

“除了建立学校之间的联盟外,各校的院系还可通过‘专业联盟’的形式展开学分互认。”李均向记者表示,所谓“专业联盟”,即由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携手建立而成的学分互认联盟。很多高校专业尽管排名并不亮眼,但其可能由于研究传统、地理区位等因素,在某些研究方向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专业联盟”式学分互认有助于集聚优质资源,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设计方面,李均认为,参与学分互认的高校不仅要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选课需求,还要拿出“看家本领”,让更多大家、名家加入跨校选修课的设计团队中。

“要想设计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学分互认课程,还要将课程设计权交还给高校教师,真正让高校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李均指出,高校应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开发适合学分互认的课程,避免课程开设同质化的问题。

黄海刚指出,要回答学分互认的本质,关键要明确其背后的价值和理念。在推进学分互认时,高校需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以此确保高质量协同育人的实现。(实习记者 夏天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