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
创始人
2025-03-06 09:42:07
0

原标题:开拓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农业科技人才是其核心驱动力。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当前,在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开拓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已成为教育革新和农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构建科学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要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完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机制,构建科学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

高等农业教育要聚焦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重构课程体系。涉农高校要密切关注农业科技前沿动态,及时增设智慧农业等跨学科新兴专业。同时,传统农业专业也要升级换代,深度融合现代科技元素,在课程体系中融入生物科技、基因编辑等前沿内容,让学生切实掌握先进理论与方法。

打造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产学研用共同体,构建紧密的产学研用融通机制,强化共同体内部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推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多方联动协同,快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农科学生实践育人环节,通过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全方位锤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走向社会后能迅速契合农业产业迭代发展需求。

优化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生态

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就要为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优良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优化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生态。

加大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为农林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支持,吸引顶尖人才投身农业科研领域;另一方面,为职业农民培训提供资金支撑,为丰富多元、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提供保障。同时,还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通过税收优惠、项目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投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领域,构建多元投入格局。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是吸引和留住农业科技人才的关键所在。建立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奖励制度,对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充分激发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在保障层面,从住房、医疗到子女教育,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如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住房难题、开辟医疗绿色通道保障健康权益、协调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子女入学之忧等,让农业科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潜心开展科研。

科创平台是培养和用好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要持续强化科创平台建设及应用,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地方政府要引育并举,孵化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成果放到“真刀实枪”的实际生产中去锤炼和检验,确保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出实效、见真章。

帮助农业科技人才茁壮成长

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还需从引领示范、创新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帮助农业科技人才茁壮成长。

在引领示范方面,可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宣传主题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人才走进校园、农村、企业,举办科普讲座、提供技术指导,激发大众对农业科技的兴趣与向往、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尊重与认同。定期评选表彰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通过先进事迹报告、经验分享等形式,传播其成功经验与创新理念,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农业科技事业。

在创新包容方面,可在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侵权惩处力度,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筑牢防护屏障,让创新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评价机制方面,可构建以产出为导向,以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社会贡献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针对科研人员,重点关注其科研成果对农业产业的实际推动作用;对于技术推广人才,则着重考量其技术在田间地头的应用成效及农民的满意度。亦可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增强人才评价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关乎农业强国的战略全局。相信通过开拓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我们能够培育出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业强国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赵鹏 胡选振,分别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副研究馆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避险好办法,应急在心中”主题...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避险好办法,应急在心中”全国中小学...
莫言戏剧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近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创造:莫言戏剧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来自...
新成果揭示植物病毒“作恶”过程 原标题:新成果揭示植物病毒“作恶”过程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也开始“兴风作浪...
中澳科学家联手探寻中子星“体重... 原标题:中澳科学家联手探寻中子星“体重密码”中子星的直径仅为20多千米,切面相当于北京四环内区域大小...
神经炎症失控原因被揭示 原标题:神经炎症失控原因被揭示记者从清华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丁胜团队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
我科学家提出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全... 原标题:我科学家提出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全新理论模型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路军岭教授团队与...
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 原标题: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眼下,即将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正忙于毕业论文修改答辩。近期,北京邮电...
以前闷在教室里 现在跟着地图走 原标题:以前闷在教室里 现在跟着地图走“以前总闷在教室里,现在跟着云地图走,思政课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新项目探寻作物“滋味基因密码” 原标题:新项目探寻作物“滋味基因密码”  由湖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
“花在哪里开,我就去哪里” 原标题:“花在哪里开,我就去哪里”经过连日春雨的滋润,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的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 原标题: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  通过将超薄、高反射材料与人工智能(AI)优化的纳米级设计相结合...
2025年全国“百城千校万企”... 原标题:2025年全国“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启动2025年全国“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动员部署...
不让“项目等钱” 确保“学...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谷业凯)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日前在北京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的李传锋、周宗...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原标题: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邓楠(化名)以425分的...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
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 原标题: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
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