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创始人
2025-03-06 10:41:18
0

原标题: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能提高乡村劳动力素养,阻断导致贫困的不利因素持续传递;也能为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和保障,为乡村建设发展培养一批有技术、爱乡村、懂三农的“生力军”;还能推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乡村人口综合素质,将乡村“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乡村教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乡村教育发展始终被摆在我国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教育问题,国家通过政策倾斜、经费补助等方式不断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础,为加快建成教育强国赋能增效。

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升级与不断应用,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超过100兆,超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城乡数字校园建设差距逐步缩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1亿人,页面浏览量近360亿次,有效助推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乡村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师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2187万人次,显著提升了乡村学校治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素质。依托“特岗计划”为中西部地区3万多所乡村学校补充115万名教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每年定向培养约1万名师范生,促进了乡村教师数量提升与质量强化。连续五年开展“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共奖励乡村教师1807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已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这些切实举措,有力推动着优秀师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为关键。近年来,政府和教育部门依托“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帮扶中西部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建设,提高教学水平;通过“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累计派出24.3万名教师前往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支教,通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选派2392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帮扶西部160个县建设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有力推进了区域、城乡教育资源互补。

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结合新时代国家战略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还需统筹谋划,采取更有效策略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基于定点帮扶盘活教育教学资源。各级教育部门应不断完善教育领域定点帮扶机制,激发全国师范类院校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继续开展乡村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依托定点帮扶机制扩大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等工程,鼓励高校优质师资在定点帮扶平台流动起来,把乡村教育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建设。要均衡布局义务教育资源。健全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治理体系,以县乡村三级协同的教育体系持续补齐乡村教育短板,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要完善乡村教育监测体系,逐步扩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抽样范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修订完善现有监测指标体系,把更多脱贫地区纳入监测体系,部分重点地区实现监测全覆盖。要加大控辍保学监测力度,持续实施“一县一策”防失学辍学,重新划定辍学相对高发区域,在辍学相对高发区域按“一县一策”制定防失学辍学工作方案、预案,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辍学相对高发区域教育工作绩效考核。

夯实乡村教育发展基点,巩固教育改革发展成效。要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教学条件。要详细排查教学条件改造后的实践运行情况,对教学条件过度改造造成的资源闲置问题,应跨行政区重新规划学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教学条件仓促改造导致的资源难用问题,应纳入县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规划,巩固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针对教学条件改造资金短缺问题,地方政府应用好多方资金,以中心乡镇为核心,加大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投入。要加快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坚持以应用为导向走集成化道路,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适合乡村教育实际发展的数字教育资源库,提供更多可选基础性课程教学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补齐乡村基础课程教育短板。要加强乡村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创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域限制。要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坚持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为方向,结合地方政府政策、社会区域结构健全乡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要以培育新农人为目标,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技能资本、乡村治理等领域构建乡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优先在乡村职业教育中设置职业本科试点。

强化教师队伍培养培训,造就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要持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探索建立定向就业师范生的学历提升阶梯体系和综合性评价机制,为综合表现优异的师范生提供在职攻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以进修深造方式更新乡村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知识体系。要扩大“优师计划”招生规模,推动更多熟悉本土语言文化、了解教学情况及学生特点的本县生源师范生参与计划并返乡任教,为乡村地区培育和输送更多优秀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教师待遇保障。优化全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进行区分,适当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防止乡村之间补助政策差异过大而出现“悬崖效应”。整合县乡村三级在教师选、育、用、留方面的政策体系,以县为主体统筹辖区内乡村教师发展工作,打通县聘乡用、跨行政区调配教师资源等机制。要深化乡村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探索适合乡村教师发展的评价体制机制,提高县域在提职、晋级、待遇保障、培训等方面的自主探索力度和政策创新实践自主性,解决因制度因素导致的乡村教师“留不住”问题。

(作者:章文光,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录取期间高校联系考生?这些情况... 每年高校招生录取季,是诈骗分子伺机作案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对录取结果的急切...
华东理工大学:践行智慧工程教育...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魏昭宇)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以“交叉创新 共铸卓越 智启未来”为主题,召开人才培...
实习感悟 |从懵懂到坚定:一名... 实习时光落下帷幕,回首过往,昔日茫然与无知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载而归的收获。值此,谨向沈医附属...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