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升研究力的四个“新转向”
创始人
2025-10-25 05:05:53
0

数智时代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对教师的技术敏锐度、数据洞察力、伦理判断力等素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而研究是顺势而为、迎接新挑战的“发动机”,教师如何抓准研究重点,不断提升研究力?

从“经验叙事”转向“数据循证”

教师日常教育科研往往始于对教学现象的观察与经验总结,但研究过程容易陷入主观性和碎片化,停留在“叙事性反思”层面。可见,突破知识传递的“教书匠”局限,聚焦研究学生能力培养、情感联结和品格塑造等育人任务,是教育者的时代命题。这就要求教师以教育研究者的视角重构教学逻辑,运用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方法,掌握行动研究设计等工具,实现从“经验叙事”向“数据循证”的教研模式转化。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字画像”识别“优势智能”,建立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个人“微课题”,聚焦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广泛阅读,持续参与各类“卷入式”培训学习,掌握研究工具,学习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基于规范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标准流程,逐步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学术表达逻辑;进行沉浸式教学实验,建立“量化数据链+质性情境阐释”的思维模式,形成“问题界定—数据采集—变量控制—结论验证”的循证研究闭环,让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提升教育研究品质。

从“个体视角”转向“跨界融合”

当前,教师常因学科或课堂场景的局限而窄化其研究。数智时代要求教师研究从“个体视角”向“跨界融合”转变,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成果和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特征,掌握数字画像构建技术,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从个体单干转向协同合作,通过与同行、专家、教研团队的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高校研究者等联合攻关教育问题。

譬如,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多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主题的教学方案,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主动加入教研共同体,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校、跨区域课题研究成果共享,等等。

从“问题解决”转向“理论建构”

教师研究往往聚焦具体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却容易淡化方法背后的理论依据追问。从“问题解决”转向“理论建构”是教师研究深度跃迁的重要路径,也是教师研究力提升的关键点。数智时代,教师更需要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和分析课堂实践,形成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的个人实践理论。

比如,从数个课堂案例中抽象出可迁移的教学策略;从“怎么做”转向“为什么”,挖掘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提炼教学主张;定期阅读各类教育前沿研究论文,尝试在研究中引用理论并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建构自我数字研究力发展档案,形成可视化、可解释的个人教学模型提炼。

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赋能”

教师研究往往致力于个体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等,构建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很少考虑对教育生态(如教师、学生、学校以及更广泛的教育环境等)的“赋能”,这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是不一致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因而,今天的教师研究应充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生态赋能”这个方向。

教师可从个人、人际、环境等多个维度出发,把自己的课堂作为“实验室”,通过创新校本研修、反思性课程实践、与他人进行持续的专业对话等多种方式,探索课堂教学、管理的生态性优化,在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同时,实现教师之间的互相赋能。

综上所述,数智时代教师研究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从“经验依赖”到“专业自觉”的蜕变过程。教师不仅需要主动拥抱技术、深耕教育研究方法,还要实现“技术赋能—专业发展—教育创新”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3日 第03版

作者:李亚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真正的考研:榨干真题 刷真题是所有考研人的刚需,但95%的考研人都不清楚真题真正的价值。 这篇笔记注定只会有非常小一部分人...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发...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通知如下: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多元发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学生社区... □ 张 涛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
让青年夜校有趣更有料 江绮雯 竹编翻飞、擂茶飘香,清新区“满FUN夜校”以55场课程服务超2000人次的实绩,凭借阵地盘活...
正式启动!全市首个!海淀教育再... 海淀教育,又出招了! 近日, 海淀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政引领力教学基地启动暨中学第三十五期 小学第三...
事关中小学生!教育部最新发布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通知如下: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以专业引导弥合认知鸿沟 少年的悲剧撕开了一些机构运营失范的乱象,也折射出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的焦虑无措和家校合作的无力。当家长...
教育部:严禁带进课堂 近日,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提出,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
从“搭子”做起 打开自我,与真... 大学阶段是青年完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学生个体成长的核心课题,体现着教育的成效,也...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中传学者文...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中传学者文库” 征集启事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中传学者文库”(实体库) 主要收集...
速记培训进社区!新春街道为社区... “之前记政策总觉得内容多、容易混,今天学的关键词速记太实用了,整理两页笔记后,明显记得更牢了!” 悦...
夏春娣: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
教师提升研究力的四个“新转向” 数智时代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对教师的技术敏锐度、数据洞察力、伦理判断力等素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而...
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构建情知交...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
2026年省考开始,招考公务员... 梁老师说: 2026年国考正式启动,计划招录3.81万人,其中专门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含留学生)设置...
家庭教育微课堂 | 多一些空间... 父母的角色,不是居高临下的“监督者”,而是并肩前行的“引导者”。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关键在于赋予孩...